苏皖携手铺筑共富新“丝路” 东台富安茧丝绸助安徽金寨再造“中国茧都”-天天热闻

来源:   2023-07-03 06:39:43
A+A-


(资料图片)

初夏的大别山脉远黛近绿,被誉为“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安徽省金寨县坐落在大山深处。在不久前的一段日子里,山里蚕农喜交丰收茧,点着一沓沓售茧款,脸上绽放着开心的笑容,他们发自内心感谢东台市富安镇老师们的无私帮扶,帮助山里人开辟了一条致富的好门路。

6月5日一大早,金寨县古碑镇王湾村蚕农陶守俊拉了一皮卡鲜茧早早守候在南溪镇茧站窗口旁,经过称重检测等工序,350公斤蚕茧以每公斤56元单价结算。陶守俊说,今年虽然雨水过多,但在富安镇老师的指导下,他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收成,预计总收入超过6万元。

这次收购,更优的茧每公斤售价可超过60元。金寨县板棚村养蚕大户叶美玉今年仅春茧就饲养了150多张,是名副其实的大户。“产好茧才能卖好价,我要按照富安镇老师指导的那样,细心管理,把蚕茧质量搞上去。”叶美玉眼里闪着光。

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接合部,经济发展落后,摘帽之前曾经是国家级首批重点贫困县。2020年底,金寨县领导来到茧都富安,找上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江苏富安茧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司当家人、全国知名蚕桑专家卢克松寻求帮助,振兴金寨当地蚕桑产业。山里人对摆脱贫困的渴望和真诚打动了卢老,随即双方达成由江苏苏豪集团出资、富安公司提供技术管理培训指导的帮扶协议,“一定要帮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卢克松一诺千金。

2021年,金寨组织70多名蚕桑大户来富安学习,富安公司也连续两年派出十多名技术骨干到金寨驻扎指导,年过七旬的卢克松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前往金寨进行实地考察。针对当地蚕桑生产周期长、产量低、茧质差、饲养方式粗放落后的现状,富安公司从桑园栽植、蚕种培育到大蚕管理、上蔟结茧,手把手毫无保留倾囊相授。经过双方的努力,金寨的蚕茧饲养周期从三四十天缩短为24天,每张单产从原来的六七十斤增加到八九十斤,高的能达到上百斤,基本达到了富安的水平。

在金寨南溪镇,富安团队不但传授技术、培植大户,而且注资2000万元激活了当地停产闲置20多年的缫丝厂,形成“种养加”产业链。

全镇11个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发展蚕桑生产,村居干部带头栽桑养蚕,仅此一项各村每年增加集体积累50万元到100万元,全镇涌现了一批年饲养量几十张乃至上百张的蚕桑大户,产量从去年开始实现翻番。被激活的缫丝厂刚开始起步时只能生产3A级到4A级生丝,今年已能缫纺出5A级以上的高等级生丝,正向亿元企业迈进。南溪镇规划不断丰富链式发展模式,打造全国知名的丝绸小镇,五年内将茧丝绸壮大发展成为乡村振兴、致富农民的支柱产业。

在富安团队帮扶下,全县桑园种植面积从两年前的1万多亩激增到3.8万亩,养蚕发种量从6000张增加到2.5万张,去年为1500多户蚕农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绿色桑园成了红色热土上摇曳生姿的“摇钱树”。

“帮助金寨老区人民富起来、过上好日子,江苏同志是这么讲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们无私的行为真正体现了对老区人民的深厚情感、炽热情怀。”原金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其国动情地说。

千里情牵,苏皖携手,铺筑共富新“丝路”仍在大别山区续写。富安茧丝绸总经理卢鸿表示,对金寨县的蚕桑产业,我们不但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把一根丝拉动万民富的富安模式完整移植过来,在大别山区再造一个中国茧都,为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董宣 陆军 黄伟伟)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北冰洋办公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3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