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爆料,在2023年江苏省健美健身锦标赛上,有女选手向裁判席扔高跟鞋。6月21日,现场知情人士透露,扔鞋一事发生在6月18日,或因该运动员对裁判打分不满意。疑似当事女选手向记者表示:“有比赛视频为证,我这个状态为什么前六都进不了?”
连云港市体育总会对此称,女子扔鞋行为主要针对的是裁判,组委会和她沟通过,现场处置了。江苏省社会体育管理中心负责该赛事项目的有关人员表示,扔鞋举动扰乱了赛场秩序,已查看原始打分表,裁判组的打分没有问题。
比赛中,选手跟裁判或评委存在评分结果上的分歧,原本再正常不过。通常而言,正规赛事会为此类分歧设置异议申诉机制,按照此次健美比赛主办方的说法,赛前就已向参赛运动员明确纪律要求。在此情况下,出现分歧后,选手理应通过专门程序向仲裁委员会申诉,而不是轻易诉诸规则外的过激手段。
(资料图)
当事女选手在比赛现场向裁判扔鞋,性质跟篮球运动员不满判罚用球砸裁判差堪仿佛,都不是正当的申诉方式,也有违基本的体育精神。在并无证据显示申诉复查之类的投诉处理机制“堰塞”的情形下,选择明显的报复性动作,未必解决得了问题,却很可能制造出新的问题来。套用流行句式说就是:要是扔鞋有用,还要规则干嘛?
女选手扔鞋抗议难言正当,但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涉事多方在这次健美比赛的结果上仍不无异议,着眼公平考量,赛事主办方等方面也不妨针对质疑做出更充分的释疑。
比如,该女选手的现场表现跟成绩排名是否“名实相当”?她自称“我这个状态为什么前六都进不了”,但主办方工作人员称,她在健身模特项目进了决赛,但健身比基尼项目没有进前六,“(她)认为自己很牛,实际上她没有这个水平”。可以说,两方各执一词。
到底谁是谁非,恐怕不能由争议当事人自说自话。既然女运动员一方说“有比赛视频为证”,主办方工作人员则表示“裁判组打分没问题”,那就不妨公开比赛视频接受社会专业人士监督,双方还可通过引入独立第三方力量去裁定是非。
在此之前,舆论不必被其中某一方的节奏带着跑,先行臆断必有黑幕或质疑是女方太自信。此次健美比赛的纷争上,知情人称女方“表现最好,但前六都没进”,这跟主办方工作人员的“她对大赛结果不满意,是她对自己太自信”颇有出入。鉴于此,公众不宜立场先行地站队,而应讼听两造、兼听多方。
又如,此次赛事的申诉机制是否顺畅?知情人称,女方在18日上午比赛结束后认为裁判误判,便提出了申诉,却未得到答复,所以下午扔了鞋,但不清楚她“有没有交钱申诉”。主办方人员则表示,女方在比赛期间没有申诉。
女方究竟有没有申诉,仍需查证,但毫无疑问,知情人透露的一点——赛前开会时,裁判告知选手们“如果申诉就需要交1000元,用于查监控、看回放、查打分表等”,是不是真的,显然需要赛事主办方做出回应。若是属实,用1000元费用推高申诉门槛,难免影响比赛公平。若是不实,那也不妨还自身清白。
既然自愿参加了游戏,就该尊重游戏规则,而在制定规则时,也该尽力确保公平……这样的基本规则意识对选手和主办方理应一体通用,谁都没有超越合理规则的特权。这番常识,值得一再被重申。
(作者:佘宗明,来源:红星评论 )
标签: